知识分享平台
“休恋逝水、早悟兰因”一句话常常被用于形容爱情,劝导人们从爱情中清醒。但是,这句在爱情小说中被用烂的话其实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爱情的。
其出自经典程派京剧《锁麟囊》,原句为“他教我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。”想要了解这句话本身的含义,就要先了解一下《锁麟囊》这部经典戏剧。
《锁麟囊》是“四大名旦”之一的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,又名《牡丹劫》。程砚秋先生的表演仅剩些片段可以找到,如今我们听的更多的是迟小秋的唱段。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所表演的《锁麟囊》片段,也正是迟小秋所唱。
我国古代山东一带,锁麟囊是一种装满珠宝首饰,外部绣有麒麟的荷包。母亲在女儿出嫁上轿前送上这个荷包,希望麒麟送子,也就是希望女儿婚后早得贵子。这整部戏剧,也是围绕着这个锁麟囊起承转合、到达高潮。
戏剧主角薛湘灵本是富户家的大小姐,虽任性爱娇,但也心地善良。不料世事无常,因家乡的一场水灾,薛湘灵从一个富贵小姐沦为他人的奴仆,夫离子散。这段唱词便是她陷入困境,感叹命运、反省自我时所唱。“他”指的即是反复无常的命运。整句话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感叹自己应收敛满腔的怨恨、免去富贵时的爱娇爱嗔,改过自新,不贪恋过去的荣华富贵,早些领悟人世无常。
戏曲博大精深,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各种音乐形式的丰富,戏曲已经很难被大多数人所欣赏。但其中的精华,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灵动色彩,直接或间接的被其他人熟知。“休恋逝水、早悟兰因”,这句脍炙人口的话,岂不就是最好的例子?
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,可能对您也有帮助:
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是什么意思?
出自京剧《锁麟囊》中的唱词,《锁麟囊》是“四大名旦”之一的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。
原句是:他教我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。
这段话是在一场水灾,薛湘灵从一个富贵小姐沦为他人奴仆后,对自己所作的一个反省。
字面意思是:收起内心慨叹命运不公的不满,改掉当年为富家小姐时撒娇任性的毛病,做一个全新的自己,富贵已经逝去,重要的是当前,知道自己的缺点,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好的。
扩展资料
《锁麟囊》是1940年由剧作家翁偶虹应程砚秋之约而作的京剧剧本,故事题材取自《剧说》。
该剧1940年5月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,当年的演员阵容甚为硬整:由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领衔主演,另有吴富琴、芙蓉草(饰胡婆)、孙甫亭、刘斌昆、李四广、慈少泉等配演。后于1941年4月首演于北京的长安大戏院。
故事大意
乙酉年六月十八,登州富家之女薛湘灵出嫁,花轿于途中遇雨,在春秋亭暂避;彼时载着贫女赵守贞的另一架花轿也避入其里。赵守贞感叹相遇,世态炎凉,因而啼哭。湘灵仗义怜惜,从嫁资中取内贮珠宝之锁麟囊相赠,雨止,二人别去。
六年后,洪水洗劫登州,湘灵与家人失散之后逃难到了莱州,为求生计,只好在当地绅士卢家为奴。一日陪刁蛮小公子天麟在夫人曾嘱勿上的小楼下游戏,公子将球抛入小楼上,薛取球。
湘灵不得已而为之,却见己当日赠贞之锁麟囊供在楼上,不觉悲泣。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,如今既知湘灵为赠囊之人,好生感慰,敬如上宾,并助其寻得母、子、夫,终于阖家团聚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锁麟囊
休恋逝水早悟兰因是什么意思
早悟兰因表面含义是:早些领悟姻缘无常,即使男女婚姻初时美好,最终也容易离散的结局。引申义则为:早些领悟人世无常。
“他教我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”这一句词出自程砚秋的《锁麟囊》,这里的早悟兰因应该是化用了一个“兰因”的典故,全词应是“兰因絮果”。
兰因:比喻美好的结合;絮果:比喻离散的结局。比喻男女婚姻初时美好,最终离异。亦作絮果兰因。
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,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,所以“兰因”经常被用来比喻像兰花一样美好的前因。燕姞生了穆公,取名为兰。然而郑文公多次娶妻,又杀死两个亲生儿子。公子兰逃到晋国,直到郑文公去世,才回郑国继承君位,是为穆公,故而“絮果”刚是比喻像飞絮一样离散的结局。
后来穆公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种植了一株兰花,在病时说道:“兰花死,我大概也要死了,我是因它而出生的。”然后,他割掉兰花,便去世了。后以“兰因絮果”比喻男女婚姻初时美好,最终离异。
扩展资料:
早悟兰因出自程派京剧《锁麟囊》,《锁麟囊》是“四大名旦”之一的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,又名《牡丹劫》。
在我国古代山东一带,女儿出嫁上轿前,母亲要送一只绣有麒麟的荷包,里面装上珠宝首饰,希望女儿婚后早得贵子,这只荷包锦袋也叫作“锁麟囊”,含麒麟送子之意。
早悟兰因便出自该剧:他教我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。
参考链接:
早悟兰因(四字词汇出自《锁麟囊》)-百度百科
薛湘灵唱的《锁麟囊》的含义是什么?
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。”的意思是:收起余下的恨意,免除撒娇生气,尚且改过自新,改善自我性情,不要留恋逝去的刘淑萍,在苦海中回转心意,早日醒悟,找到真正的快乐。
这是京剧《锁麟囊》里,薛湘灵在落魄时的感伤自己命运的唱词。
扩展资料
薛湘灵是一个富家千金小姐,因为家庭条件好,娇生惯养,滋长了她的娇、骄二气,出嫁前全家上下为她置办陪嫁妆奁,这样不称心,那样不满意,没事找事地挑毛病,愁坏了家人仆妇。
随着故事的发展,薛湘灵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在发生着变化。
待嫁时,她是娇羞少女,撒娇使性。其实,女孩子在即将离家嫁人之前,内心对未来既向往又不安的情绪借由乱发脾气表达出来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花轿中,她是仗义侠女,出手相赠,不计回报,“分我一枝珊瑚宝,安她半世凤凰巢”,资助了赵守贞后还特意叮嘱丫环“莫把姓名信口哓”。
生子后,她是端庄的母亲,满足于日子的平静和满,也像所有为人母的,娇惯和惦念着自己的孩子。
落魄后,她是不识人世艰辛的无助女子,不知道怎样去粥棚“打粥”裹腹,不懂得无有银两该如何充饥,更对去别人家里当老妈子哄小少爷玩儿充满了忐忑。
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什么意思?
“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”的意思是要收起余下的恨意,免除撒娇生气,尚且改过自新,改善自我性情,不要留恋逝去的人和事,要在苦难中重新找回自己,早日醒悟,找到真正的快乐。
【出处】
这句话的出处是翁偶虹的京剧《锁麟囊》。
【原文节选】
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,渗透了酸辛处,泪湿衣襟。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,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。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,到今朝那怕我不信前尘,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。他教我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。
【译文】
一瞬间所有的情感都消失了,心中只剩下酸楚,眼泪打湿了衣襟。我曾经以为人生如铁,一生铸定,但事实上,时间的流逝让我明白了很多。想起过去,我曾经撒娇生气,即使现在我已经不再相信前世今生,但这些教训仍然让我学会了收起余恨,免去娇嗔,自我改变,不再留恋过去的人和事,要在苦难中重新找回自己,早日醒悟,找到真正的快乐。
【赏析】
这句话的含义在生活中非常重要。人们往往会被过去的恩怨所困扰,无法忘怀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要学会放下过去的恨意和情感,不要沉溺于过去,而是要努力改变自己,找到真正的快乐。我们应该珍惜当下,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去的恩怨中,而是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【创作背景】
这句话来自于中国戏曲《锁麟囊》中的一句话。该剧是翁偶虹在1937年为应程砚秋之约而创作的,全剧一共十五场,被誉为程派京剧的代表作之一。这句话出自该剧的一个场景,在剧中薛湘灵得到铁鸳瓶后,获得了智慧和人生的教诲,最终领悟到了“收余恨、免娇嗔、且自新、改性情、休恋逝水、苦海回身、早悟兰因”的人生真谛。
【注释】
收余恨:指收起余下的仇恨和怨愤,不再心存怨恨。
免娇嗔:指避免过度撒娇和生气,控制情绪。
且自新:指要改过自新,摆脱不良习惯和不好的性格。
改性情:指要改善自己的性情,变得更加平和、善良。
休恋逝水:指要放下对已逝去的过去的执念,不再沉溺于往事。
苦海回身:指要回头走向真正的幸福,走出痛苦的人生困境。
早悟兰因:指要早日领悟人生真谛,明白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。
【生活启示】
这句话告诉我们,人生中要放下仇恨和怨愤,避免情绪失控和过度撒娇,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性格缺陷,提高自己的情商和修养,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失败和痛苦,要回头寻找真正的幸福和意义,及早领悟人生真谛。
在生活中,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。放下过去的怨恨和痛苦,掌控好自己的情绪,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缺点,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情商,回归真正的幸福和价值,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生活智慧。